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文博 通訊員 殷 藝
10個村整村移民搬遷至黃花灘生態移民區,村民們走出大山,住上了新房;1848戶建檔立卡戶、7494人全部脫貧,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這是2019年酒鋼集團幫扶古浪縣黑松驛鎮地灣村、磨河灣村等10個貧困村解決的兩件大事。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但阻擋不住扶貧的步伐。酒鋼幫扶干部們說:“戰‘疫’戰‘貧’,咱們一個不能落,決不會因為疫情拖慢脫貧的腳步,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
(一)
春節過后,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酒鋼大多數駐村干部被困在了家中。雖然心里著急上火,但工作不能亂,電腦、手機微信群便成了他們的“戰場”。
“好在我們平時入戶工作做得細,誰家有人外出務工了,去哪兒務工了,我們都有詳細的記錄,方便村干部疫情排查。”稱溝臺村第一書記、酒鋼駐村工作隊隊長郭祥東說,“我們在和村‘兩委’制定村里防疫措施時,把酒鋼集團公司疫情管控的好辦法全部采納,并結合村里實際情況,制定了疫情防控方案,對村里嚴格管理。”
嚴起來了,也安全了。但是,對于信息閉塞、交通不發達、物流受限的村落,村民們蔬菜糧油等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資從哪來?
想到這,酒鋼駐村干部、黑松驛鎮電子商務服務中心負責人伊有堂退掉了大年初四回家探望父母的車票,組織電商中心員工一邊辦理生活必需品和應急物資運輸通行證,一邊通過“絲路驛購”電商平臺聯系購買500升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并不停地來往村里鎮上,為村民們送去需要的物資。
黑松驛鎮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是酒鋼科技扶貧項目,項目創建以來,打開了黑松驛鎮特色農副產品、手工藝品、季節性山貨的網上銷售市場。當地農特產品通過網絡走向千家萬戶,與外界架起了信息、物資溝通的橋梁。目前,電商中心的銷售額已達到200多萬元,電商扶貧工程也逐漸壯大到5個分公司,為鎮上貧困戶提供了40多個就業崗位。
以往“絲路驛購”是當地農產品外銷平臺,而現在還成了輸入通道,防疫物資、生活物資通過電商,源源不斷地送到了農戶家中。
“到處都買不到消毒液,還是你們有辦法。”“這次多虧了駐村工作隊,我們工作起來才有條不紊”……給村民雪中送炭、為村干部分憂,這段時間,有幫扶工作隊的守護,黑松驛鄉親們絲毫不覺得慌亂。
(二)
春回大地,春耕備耕一刻不能耽誤。大棚內,酒鋼駐村干部在指導村民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開始新一輪的育秧播種。大棚外,拉運土方,揮鍬鏟土,置換土質,經濟苗木種植的前期工作也緊張開展著。
“這片經濟林不僅能有效改善土壤沙化的現狀,也能為村民們再增加一些收入,讓當地群眾共享生態與效益紅利。”酒鋼駐村工作站站長王德玉說。
古浪縣黑松驛鎮村落土地大多沙化嚴重,農業基礎十分薄弱。為了改善村民種植條件,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在村民搬遷到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后,酒鋼開始實施種植產業項目,幫扶建設503座日光溫室種植暖棚,提供有機肥,改良貧瘠的土壤養分,棚內蔬菜長勢一天天見好。
“各地都實行了交通管制,菜運不出去,可就要爛到地里了。”茶樹臺村第一書記、酒鋼駐村工作隊隊長張茂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咱可不能讓村民們失了信心。”面對蔬菜滯銷困難,張茂盛立即向集團公司匯報情況、商量對策。
了解情況后,酒鋼集團第一時間協調安排下屬的紫玉酒店公司、宏豐分公司“點對點”接收滯銷蔬菜,并開具相關證明文件,獲得運輸資質,打通運輸通道。
同時,酒鋼集團要求駐村幫扶干部要切實解決疫情防控期間農戶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形成穩定的供銷關系,幫助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目前,酒鋼駐村干部已經開始指導當地種植戶調整種植結構,逐步理順了蔬菜產、運、銷環節,培育適合當地的“農戶+合作社+電商+市場”蔬菜銷售渠道,與酒鋼宏豐超市、紫玉酒店公司建立了供銷關系,設立扶貧專柜,確保農戶種得出、賣得掉。
張茂盛說,疫情發生以來,酒鋼幫農戶分三批銷售滯銷蔬菜2.3萬公斤,保住了菜農的“錢袋子”,實現了蔬菜銷售和疫情防控“兩不誤”。
“牛羊行情這么好,你可以參加酒鋼能繁母牛養殖項目,不用自己養,三年后無償獲得兩頭,每年拿分紅……”磨河灣村第一書記、酒鋼駐村工作隊隊長安玉武一回到村里,便馬不停蹄到農戶家里走訪。
“去年,磨河灣村12戶農戶參加了酒鋼能繁母牛養殖和育肥羊養殖項目,全都實現了穩定脫貧。”安玉武說,今年,受疫情的影響,一些企業延遲復工,有的農戶考慮風險因素不愿意外出,對此,駐村干部正在挨家挨戶做工作,吸納農戶參與酒鋼項目建設,增加農戶就業機會,穩定增收渠道,防止脫貧戶返貧。
甘肅日報2020.3.31